政策解读:2025年能源路线图下发强化能源安全底线
来源:米乐直播app安装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05 14:48:50
2025 年 2 月 27 日,国家能源局下发《2025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统筹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强化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的协同推进,通过系统性改革与技术创新推动能源体系向高质量、高韧性方向升级。与 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相比,政策逻辑从强调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分散试点转向全国统筹,凸显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战略主动。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当前,中国能源发展面临一些风险挑战,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油气外采率仍较高,新能源迅速增加对系统消纳提出更高要求,能源关键技术装备攻关仍需强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需向纵深推进。文件提出针对性政策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合力完成“十四五”收官,以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满足民众用能需求
《意见》强调能源底线思维,持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强化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保持国内能源生产合理弹性和适当储备,压实能源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海外能源资源供应保障,守牢能源安全底线。
在此基本原则上,《意见》核心目标聚焦能源保障、绿色转型和发展质量提升三个方面。
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维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装机超2亿千瓦,发电量约10.6 万亿千瓦时(较2024年增长12.8%),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增强。绿色低碳转型深化。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至60%(2024 年末为57%),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 20%(2024 年未明确,但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为33%)。重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完善新能源消纳政策。发展质量效益优化。
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保持合理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保持合理水平,光伏治沙等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资源配置逐步优化。2、煤炭、煤电等化石能源强调兜底保障
《意见》指出要“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强化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提升系统调节能力”,预计煤电的可靠性价值、灵活性价值有望得到更充分的定价,收益模式和估值均有望重塑。同时, 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积极地推进能源消费侧节能降碳。
煤炭推进稳产增产、清洁高利用。2025 年《意见》明确煤炭“稳产增产”目标,推进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有序核准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加快已核准煤矿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煤炭产能储备工作。持续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洗选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炭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发展。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原煤产量达 47.6 亿吨,2025 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煤价中枢持续下移,2025年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跌破 700 元/吨(年初均价746.89元/吨,同比降22.8%)。
煤电行业站在“保供调峰”与“低碳约束”十字路口。《意见》提出,深入研究谋划煤电降碳思路举措,分阶段、按步骤实施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煤电“三改联动”和落后产能淘汰。短期受 益于煤价下行,长期定位转向“灵活性调节电源”,其可靠性与灵活性价值将通过市场化机制定价。
《意见》提出,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统筹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积极地推进第二批、 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方案,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光伏治沙、光热项目建设力度”。与《2024 年能源工作 指导意见》相比,政策对于新能源发电的态度更加积极,尤其是海上风电“积极推动”的定调有望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2025年新能源发电更看重消纳利用。《意见》提出统筹新能源与重点产业优化布局,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在工业、交通、建筑、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行动,积极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更好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在制度建设上,《意见》提出要“统筹新能源发展和消纳体系建设等重点问题研究;创新新能源价格 机制和消纳方式,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实现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向市场化消纳转变;研究制定绿电直连政策措施”,预计政策持续刺激下新能源消纳和电价问题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意见》提出稳步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建设,2025年要推动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2025年,水电重点转向“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提升流域综合效益。
抽水蓄能的调节价值不断的提高。2024年末,我国抽蓄装机容量为 5700万千瓦,对应2025年新增装机500万千瓦以上。根据测算, 2020-2024年我国抽水蓄能年均新增装机638万千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抽蓄作为调节性资源重要性凸显,2025年新增装机规模仍较为可观。
《意见》提出,核准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因地制宜推动核能综合利用。当前,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核电建设,山东提出“争取获批海阳三期、莱阳一期等核电项目”;浙江提出“积极地推进三门核电三期项目”;辽宁提出“快速推进庄河核电一期项目”;广东提出“推进台山核电3、4号机组核准”;福建提出“提速华能霞浦核电一期等前期工作”;充足的场址储备有望支撑2025年核电核准数量维持2022-2024年的水平(10/10/11台)。
《意见》提出持续完善能源体制机制。完善能源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机制,持续深化油气管网机制改革,优化管网建设和运营机制。研究建立能源行业碳排放核算机制。创新新能源价格机制和消纳方式,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实现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向市场化消纳转变。研究制定绿电直连政策措施。出台促进绿证市场高水平发展的政策文件,落实绿色电力消费促进机制,完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压实电力用户绿电消纳责任。建立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广泛参与的市场机制。
深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强国家、区域/省等多层次市场协同。持续完善关键机制设计,进一步健全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推动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实现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实现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逐步扩大长三角电力市场交易规模,稳妥推进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推动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推进省级市场标准化建设,制定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指引。
不断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快速推进电力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煤炭法以及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调查处理条例等制修订,推动制定《石油储备条例》。加强能源监管立法研究,开展配套规章起草工作。与全国人工委联合编制印发能源法释义,详细地理解阅读能源法立法精神、重点制度及实施机制,开展能源法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国家统计局:2024 年我国 GDP 总值 133.97 万亿元,风光装机首超 14 亿千瓦;·
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到 2030 年底全省风电光伏装机达 8000 万千瓦。
【中国能建】签约沈阳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基地项目(含 2GW风电);·【龙源电力】宁夏规模最大储能电站并网;
由行业专家撰写,每期聚集七大板块内容,全方面覆盖宏观经济、能源产业、企业动态、市场跟踪等关键领域。
每周一刊发推送,全年52期,及时解读国内外政策变化,捕捉国内外新能源动态,让您的决策与时俱进。
报告提供数据分析、信息梳理,精选专家观点,深入政策解读,为您提供决策支持和智慧启迪。
《新能源决策参考》于2020年创办,每周一刊发推送,全年52期(节假日顺延合刊)。在能源企业和行业专家倾力支持下,已累计撰写报告180余期,累计500余万字。
每期内容均由专业研究人员撰写,秉承“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力求时效性、专业性、准确性,做能源行业案头必备参考资料。《新能源决策参考》涵盖七个板块,覆盖宏观经济、能源经济、能源产业、能源企业等领域:
每周跟踪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宏观政策基本面,分析研究经济运行趋势和政策导向。02
研究分析国家和重点省份重大能源政策和战略规划,对重大政策变化进行实时分析点评。03
供需格局、市场变化、技术发展、招投标动态、商业模式创新、资本运行动态。04
跟踪研究风电产业链供需格局、市场变化、技术发展、招投标动态、商业模式创新、资本运行动态。05
跟踪研究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产业链供需格局、市场变化、技术发展、招投标动态、商业模式创新、资本运行动态。
重点跟踪能源企业战略规划、对外合作、业绩变化、新能源指标获取、项目投资、招标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
《新能源决策参考》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现,服务能源企业投资决策,秉承“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力求时效性、专业性、准确性,做能源行业案头必备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