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工频切换的探讨


来源:米乐直播app安装下载
发布时间:2024-04-12 10:21:57

  为减少电机启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和摆脱电网容量对电机启动的制约,有用户提出用去启动其它电机。虽然这种切换思想备受争议,但却在一些场合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例如一拖多的供水

  电动机变频运行切换至工频运行的主电路如图员所示。切换的基本过程只有两个:

  根据上述两个过程的先后顺序的不同,将有两种切换方式,即“先投后切”和“先切后投”。

  先投后切的切换方式只能用在具有同步切换控制功能的变频器中,这种方法已在中、高压变频器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而现在的低压变频器普遍采用的是两电平的主回路结构,正是这种主电路结构决定了其不能采用先投后切的控制方式,只

  能采用先切后投的控制方式。作电机变/工频转换时大多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电机由变频运作时的状态直接向工频运作时的状态切换时,有时会产生特别大的冲击电流,能达到其直接启动电流的两倍,即为其额定电流的十四五倍,但有些时候却基本上没有电流冲击;而断开变频一段时间后再转向工频时就不会再出现太大的冲击电流,延时的时间越长出现的冲击电流的峰值就会越小,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予以分析。

  三相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以同步转速旋转的主磁场在定子三相绕组内感应产生对称的三相电动势。若断开电源后,主磁场虽然消失,但曾经被主磁场磁化的转子铁芯依然存在剩磁,与此同时由于惯性转子依然非常快速地旋转,在定子线圈产生的

  感应电动势并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而只是有所衰减。图2 是一台37 kW电机两相之间,在断开变频器输出前、后的的定子绕组的电压波形,由此可看出,断开电源后定子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呈逐渐衰减的过程。图3 是图2 的展开图形,仔仔细细地观察该图能够准确的看出,随着转速的降低,定子绕组电压频率也在缓慢的下降。

  由于变频器输出的是PWM 波,其相位不易观察,所以测得在工频状态下的电压波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因为变频器50 Hz 时的输出电压与工频电压作用在电机上基本是等效的,并不影响分析结果。图4 是一台2.2 kW 电机在工频电源

  下突然断开电源后的电压波形图,由该图能够准确的看出,电压波形没有跳变,所以断开瞬间感应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同相位,其幅值也基本相等。随着剩磁的慢慢消失,电压幅值逐渐降低,同时伴随着转速的降低感应电动势的频率逐渐下降,其相位也逐渐与电源相位拉开。频率越低,单位时间内拉开的相位差也就越大。

  据此,绘出断电后电机感应电压Ud在极坐标下衰减的向量示意图,如图5 所示。

  从图4 和图5 中能够准确的看出,瞬间断开电源后,电机感应电压有所衰减,同时感应电压与工频电源电压的相位已开始拉开,不同时刻投入工频电源,将会产生不同的吟U。图6 是电机重新投入电源时的等值电路和相量图。

  变频器输出电压起始相位具有随机性,只是保证了相与相之间的电压相位差为120毅。当变频器输出频率上升到50 Hz后,在进行变频转工频的切换时刻,如果变频器的输出正好与工频电源的相位相差180毅,切除变频后立即投入工频的

  吟U将达到近2倍的工频电压,远超于了其允许电压的1.33 倍。吟U过大将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直接作用于切换系统和电动机,这不但导致切换失败,甚至有可能导致电机和切换系统的损坏。假设在切换时刻变频器输出的相位与工频电源是相同的,在图7所示的重新投入电源的安全区域图中,以C为圆心,1.33U为半径绘出AB,其右侧为投入工频电源的安全区域。这样我们就得到CE、FG、H点以后的三个安全投入工频电源的时间范围。

  在所有的变频-工频切换控制中,都应保证变频器拖动的电动机和工频电源拖动的电动机的转向应该是一致的。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CE、FG 、H 点以后三个安全投入工频电源的时间范围,都是由相位和幅值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还可以分别从相位和幅值两方面入手来寻求解决办法。

  方法二:选择正真适合的时刻,在电动机感应电动势的相位与工频电源的相位差值较小的时刻切入工频电源。

  在前面的分析中知道电机承受的电压Um=吟U伊Xm /(Xm+Xs),如果在回路中串入一电抗承担一定的电压,使电动机承担的电压在允许范围以内,这样就得到了另一种方法,即方法三:在回路中串入电抗,延时后将其短路掉。

  依赖时间的推移来降低电动势幅值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跟着时间的推移,转速也在快速的下降,转差的增大将不太有利于启动电流的减小。

联系方式

电话:185-0173-3562
手机:185-0173-3562
地址:上海普陀区
邮箱:asw2016@qq.com
QQ:2991879629